皮膚癢?為什麼會得蕁麻疹與如何對治 (二)外在刺激因素
很多慢性蕁麻疹的病患,可能前半輩子並沒有任何徵兆,但年輕時身體恣意揮霍缺乏保養,免疫品質不斷衰退,最後在一些突發事件下引發,從此再難擺脫,舉如男女朋友分手、家人離世、某一次的過勞加班或工作壓力、驚嚇、或甚至是一次的旅行乃至一次熱呼呼的泡湯之後,都有可能引發慢行蕁麻疹,因此,前一篇我們分析了蕁麻疹以及過敏的各種內在因素與對治方法,這篇文章中,我們繼續來看看,皮膚過敏發炎機制為何,造成外在刺激的過敏原有哪些,該如何處置。
皮膚受到刺激的發炎機制
當過敏原進入人體,免疫球蛋白(例如IgE)會和過敏源產生緊密的結合,啟動了免疫防衛的開關,透過組織胺的分泌引起發炎反應,組織胺一旦分泌,會刺激末梢神經造成皮膚發癢甚至疼痛,等於通知大腦調度免疫系統與養分前來支援,組織胺並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強,讓免疫細胞如白血球進入患區攻擊入侵的細菌,巨噬細胞前往吞噬各種入侵物與受傷損壞的細胞,水分同時跟著溢出造成局部水腫,在氣管容易引起呼吸困難而氣喘,在皮膚就容易引起蕁麻疹。
我們知道「脂肪」是構成「細胞膜」與「內分泌」的主要原料,當我們皮膚受到過敏原或蚊蟲叮咬等各種刺激,細胞膜受損,釋放磷脂質,轉成花生四烯酸(再轉成二十碳四烯酸),用來製造引起發炎反應的內分泌,也就是第二型前列腺素,他會讓傷口血管收縮,血小板凝結形成血栓阻止傷口流血,發炎部位附近的養分會被調去支援產生能量,以提供發炎和修復患部的各種化學反應,所以發炎時多伴隨著局部發燙發熱。
由上圖可知,對白三烯酸嚴重過敏的人,當使用阿斯匹靈阻斷環氧合酶,花生四烯酸可能大量轉成白三烯酸引發過敏,而非類固醇消炎藥阻斷環氧合酶COX的同時,雖阻斷組織胺COX2,也阻斷保護人體呼吸消化等各處黏膜的黏液COX1,故常導致長期使用者例如胃潰瘍等毛病。
至於類固醇,除了抑制磷脂酶,從上游阻斷促進發炎的二型前列腺素,他還會透過抑制免疫系統淋巴活性來降低過敏,促進血管收縮,導致血管通透性降低,免疫白血球與體液進入患區減少,同樣可以降低過敏還可消腫,但他同時抑制細胞分裂,故長期塗抹會使皮膚變薄,長期服用對胎兒與小孩發育也會造成負面影響,成人則會因造骨細胞長期受到抑制,加上生病身體發炎產生酸性毒素,迫使鹼性鈣質釋出骨頭中和血液而加速骨鬆。
西醫處理蕁麻疹的治標方法
西醫處理反覆發作的過敏與發炎反應時,除了少數確定是嚴重的基因缺陷,造成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會合併使用免疫抑制劑,其餘多使用抗組織胺藥,較嚴重者會使用非類固醇甚至是類固醇消炎藥,這些藥物不論是塗抹,服用或是注射,只能說用過的人,大部分都神奇的稱讚不已,許多嚴重的蕁麻疹病患,只要到醫院打一針微量類固醇,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度過幾週而不發病,但這都是治標的方法,根據統計,有60-70%的蕁麻疹病患,查不出自己過敏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所以無從根本治療。
而眾所周知,長期使用這些藥物是有副作用的,須知發炎反應也是免疫系統的一環,長期借用藥物阻斷發炎,若是類固醇則會造成免疫力低落,所以不宜長期使用(除非是患者腎上腺皮質已經切除或退化,無法自行合成天然類固醇,也就是副腎上腺皮質素),非類固醇消炎藥除了抑制造成發炎的前列腺素與組織胺COX2,也同時抑制人體黏液COX1的分泌,黏膜分泌黏液是人體非免疫系統的最大保護機制,長期使用最常見的就是保護胃壁黏膜的黏液被抑制而胃潰瘍,而抗組織胺藥物會阻斷組織胺的受器,讓組織胺即使分泌了也沒有作用,但他同時干擾細胞鉀離子通道造成中樞神經失調,有些種類還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副作用就是嗜睡、心律不整、頭痛、緊張、盜汗、女性月經不規律、手腳甚至胃腸蠕動無力等等數不盡的細胞電解質平衡與中樞神經異常反應,另外抗過敏藥物中,很多種類的非類固醇消炎藥與有些抗組織胺藥物屬光照敏感性藥物,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曬到陽光皮膚就起深暗色黑斑,讓愛美女性難以承受。
蜂膠是天然的阿斯匹靈?要先看他的萃取方法
而事實上,若不使用上述這些含有副作用的西藥,還是有很多天然的健康消炎食物,像是葡萄所含的花青素、白藜蘆醇等,都是很好的天然抗氧化與消炎成分,平常就應多吃,但蕁麻疹犯時,才開始吃,這類食物顯然是緩不濟急的,若要達到像西藥般快速的消炎成效,蜂膠富含消炎抗氧化的類黃酮,號稱天然的阿斯匹靈,不論是患部塗抹或泡水喝,都是天然健康又快速消炎方法。
然蜂膠雖號稱天然的阿斯匹靈,但時下蜂膠的萃取方式很多,常見的有水萃、酒精萃取、丙二醇萃取和使用高壓二氧化碳的超臨界萃取萃,而過敏體質的人使用蜂膠時,則可能對蜂膠萃取溶劑(酒精或丙二醇)過敏。
一般花粉含菌量高,也富含蛋白質,兩者都是過敏源,蜂王乳常含有許多花粉,所以很多過敏體質的人不適合使用,而蜂膠主要是萃取經過蜜蜂唾液酵素作用後的類黃酮,其中造成過敏的花粉與蛋白質量均甚微 (除非廠商刻意添加),至於類黃酮本身,則並非過敏原。
在陳老師的觀念裡,不論是否是過敏體質,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朋友,長期食用酒精萃取的蜂膠對肝臟都有不良的影響,過敏體質的人更是不應使用,至於丙二醇則傷害人體黏膜,黏膜是人體最大的非免疫保護系統,過敏體質的人也不宜使用。
水萃的蜂膠雖然環保,但類黃酮有效成分過少,對於過敏體質的人,要達到快速消炎,可使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蜂膠,因為蜂膠即使殘留少量二氧化碳,對人體也完全沒有不良影響,且有效的類黃酮可高達 48 種,超過酒精與丙二醇萃取,是水萃的兩倍以上。
因此,蕁麻疹或過敏體質的人,若要使用蜂膠來消炎,只建議使用超臨界萃取的蜂膠,而且要使用唯一使用超臨界萃取的蜂膠,不可合併其他會造成過敏的有機溶劑來萃取,除了二歲以下嬰幼兒不適合使用之外,可少量的從一次一滴加水稀釋開始食用,確定身體能適應,再逐漸增加到所購買蜂膠的建議食用量。
為什麼會得蕁麻疹之常見「外在刺激因素」與對治方法
皂鹼、塵蟎糞便等鹼性外來刺激物
有些人使用含有「皂鹼」的非中性肥皂,或是遇到塵蟎散佈在空氣中,可以維持8小時強鹼性的糞便微粒,對那些皮膚角質層下保護皮脂之神經醯胺不豐富的人,外來刺激物很容易穿透並卡入皮膚細胞間隙,我們洗廚房油膩會使用強鹼性的清潔劑,同樣卡在細胞間隙的鹼性物質,會破壞由脂肪構成的細胞膜,釋出磷脂質轉變成二型前列腺素引起發炎。
對於皂鹼會過敏的人,洗澡尤其是洗熱水之後,皮脂保護層被洗去,更易引發蕁麻疹,讀書會常常發起團購無患子發酵的中性清潔液,即可幫助有此需要的朋友,且洗澡溫度不宜太熱,很多過敏體質的人,都很愛洗熱水澡或用很熱的毛巾擦臉與身體,而且常常想藉由燙燙的熱水,來暫時麻痺過敏性皮膚或鼻子的不舒服感,此舉可能獲得暫時性的舒緩,但卻讓之後過敏犯得更嚴重,而嬰兒皮膚較薄,更應使用中性肥皂,若使用一般大人使用的鹼性肥皂,也很容易從小引起皮膚過敏的體質,至於塵蟎的問題,則有賴平時勤打掃,衣物棉被妥善收納防塵隔濕,避免塵蟎糞便散佈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
外在溫差與環境改變,調適能力下滑與粒腺體不良
當呼吸道或皮膚接觸到空氣乾濕度或溫度變化,蕁麻疹患者會因身體調適能力不足引起過敏,這常常是由於細胞中的粒線體不良,無法適時生產足夠的能量ATP,來應付環境變化,粒線體不良的原因很多,例如先天基因的因素,飲食中缺乏或大量甜食損耗粒腺體燃燒熱量所需檸檬酸,先天基因引起胰島素阻抗,或偏愛高溫加工食品如麵包與酥餅,因而攝取過多烘培業所使用的人工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造成細胞膜阻塞,導致後天胰島素阻抗,讓醣類無法快速進入細胞粒腺體燃燒,產生人體調適功能所需的能量。
有些人會聽從醫生的建議,即使冬天也用溫水取代太熱的水洗澡,究竟1克水蒸氣凝結在皮膚表面成為小水滴,會釋放出540卡的熱量,造成皮表不小的刺激,但他們常常會忽略保暖的重要性,從溫暖的浴室走出來之前,沒有先著適當衣物針對患部遮蔽保暖,遇到冷空氣溫濕度變化,蕁麻疹馬上爬滿整隻腳,又或是從寒冷的室外,快速直接走進暖氣空調的室內,引起皮膚或呼吸道的過敏,調適能力下不足引起的蕁麻疹,很容易發生在日落或是睡前週遭溫度下降時,尤其是在季節變化抵抗力衰退,或是已經過一整天勞累體能不足的晚上。
熬夜與過敏
大家都知道,夜間11點到凌晨1點須就寢,讓肝臟充分休息,否則肝解毒功能低落,人體充滿毒素,就容易處於發炎過敏的狀態,此外,夜間是一天中人體血液含天然類固醇最低的時候,所以睡眠時會刺激腦下垂體,透過下視丘發送命令,要求副腎上腺皮質分泌天然類固醇,也因此早上起床時,是一天中人體血液中含類固醇最高的時候,所以皮膚過敏的人,多在晚上才變嚴重,這也說明過敏的人千萬不要熬夜,除了缺乏天然類固醇飽受過敏折磨,還易忍不住使用類固醇消炎藥,長期造成人體習慣夜間血液裡也有高劑量的類固醇,腦下垂體控制類固醇分泌的功能,因缺乏刺激而逐漸退化,導致過敏越來越嚴重。
流汗
流汗可以排除身體內的毒素,但對於有些過敏膚質的人來說,這些充滿化學廢棄物的汗水,一來到皮膚表面,就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患者須注重吸汗衣物材質的選擇,並隨時使用乾濕擦或沖澡來保持皮膚的乾淨,並注意保暖與溫差,避免例如用濕冷毛巾直接擦拭流汗時炙熱的皮膚表面。
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
另外皮膚表面的細菌、病毒或黴菌也可能引起流汗時過敏,像是有名的汗泡疹病毒,當患者熬夜工作壓力大、生病、或是吃了容易上火發炎的炸雞排,免疫力下降,就很容易鎮不住這些皮膚表面的汗泡疹病毒,使皮膚受到流汗或其他刺激而過敏。
人在感冒時容易感染病毒,即使感冒症狀好了,也可能少許潛藏在神經與關節部位,待人體免疫力下降,伺機而發作,另外像是牙周病、中耳炎引起細菌感染,腳部的黴菌感染,寵物細毛皮屑引起的寄生蟲與細菌感染,蚊蟲叮咬,都可能引發蕁麻疹。
皮膚接觸過敏原 - 花粉、壓力、摩擦、空氣汙染、灰塵、有機溶劑、香料、紫外線
除了前述的皂鹼與塵蟎糞便,花粉季節屬於蛋白質系統又充滿細菌的花粉微粒,若卡在皮膚或肺氣管細胞間,引發免疫系統的攻擊,也可能造成局部過敏發炎。
造成皮膚過敏的過敏原種類繁多,有人拿原子筆蓋在皮表畫一下,光是皮表受到壓力與神經刺激的自身化學反應和代謝物質,就可以引發皮膚腫脹紅癢,所以觸碰皮膚時的壓力,衣服或寢室棉被材質的摩擦,尤其是睡衣穿太緊,都可造成患者皮膚發癢而難以入睡。
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皮膚過敏,像是患者走入飄散家具所含甲醛的房間,久缺打掃充滿灰塵的空間,或是充滿二手菸的房間,通勤時機汽車的廢氣,工作環境附近工廠廢氣,有些老師上課時一打開麥克筆,就因顏料中所含有機溶劑而鼻塞或喉嚨與皮膚發癢,有些人則是對香料過敏,有些人一曬到陽光紫外線就過敏,甚至有些人對水或蒸氣過敏,這些外在的刺激,須靠患者用心記錄,小心避免。
生活習慣不良引起的慢性蕁麻疹,要治本,只有靠自己
慢性蕁麻疹有很大的比例是屬於生活習慣病,醫生可以透過驗血等方法,幫患者檢測過敏原的種類,但很難有時間替每個病人詳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可能導致過敏的原因,病患要徹底治癒蕁麻疹乃至於過敏,須靠自己不斷的作功課,找出並遠離刺激過敏原,維護整潔的環境,藉由規律的生活與運動習慣,搭配簡單烹飪又營養的粗食來調養身體,且讓免疫系統休養生息,記憶錯亂的淋巴B細胞,因無外界刺激的招喚而逐漸被新陳代謝所淘汰,另外,患者應自行詳實記錄每次過敏時,引起過敏的可能過敏原食物表列、當時自己在做什麼事情、是否有哪些外在刺激發生以及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幫助自己分析並找出日常生活中潛在的過敏原,切勿以為使用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與非類固醇消炎等抗過敏藥就能治本,傻傻的讓自己永遠無法擺脫蕁麻疹的糾纏。
參考資料
陳老師健康讀書會 www.facebook.com/bookclubheal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